庐山是集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于一山的宗教名山。三国时期佛教传入庐山,公元386年,佛教慧远建立东林寺;公元461年,南朝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开创道教南天师派;公元1886年,基督教传入庐山;公元1914年,天主教开始在庐山传播;公元1925年,穆斯林在庐山建起了宗教活动圣所。经过1600多年的发展,庐山已形成一山兼聚五教的罕见现象。
为充分挖掘、展示庐山悠久的宗教文化,丰富庐山旅游的文化内涵,庐山管理局将五教祈福文化园项目作为2010年庐山”十六大项目”之一予以推进。这是庐山对接鄙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重要举措。项目的创意、设计得到了省政协和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五教祈福文化园位于五老峰景区青莲谷中,整个项目以五教祈福为主题,以”天开地应、钟鸣天下、传播福音为表达方式,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为愿望,以祈福线路景观设计手法为中心。
该园区可分为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由领取入园护照–跨五福门-点燃祈福蜡烛-品读文化长廊-撞击祈福大钟;下部分由请五福铃-悬挂五福铃-悬挂许愿牌、吉祥娃娃、五福锁-过五福桥-中五福彩-驱魔活动-拓五福印-逛纪念品商品-出园组成,最终完成心声相印”的祈福过程。
祈福文化园内建有重量为38.5吨的祈福大钟,大钟整体高度为476厘米,代表赤道40076千米长度;钟体高度为365厘米,代表一年365天;周长960厘米,代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大钟钟面铸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五教标志图案及祝福语。钟体采用响铜铸造,钟响时声音传播半径为10公里,余音持续时间长达2分钟。
为了充分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挥中国宗教界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扬中国宗教界爱国爱教和崇尚和平的优良传统,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于2011年1月1日下午在庐山举办首届中国(江西·庐山) “盛世中华、五教和谐”论坛。
此论坛是由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九江市人民政府和江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由江西省五大教派协会协办;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有关领导,中国五大宗教负责人,宗教专家学者等,也亲临庐山,参加此次论坛。旨在共同发掘宗教文化中的积极有益内容,积极促进各宗教团体的团结和谐,展现五大宗教团结和谐、求同存异、福佑中华的风采,让不同宗教的智慧和爱心,共同汇聚成对世人无尽的关怀,共同为人类的福祉与世界和平努力。
庐山五教文化祈福园 “五教祈福辞”全文:
纪追白垩,年有一亿。莽莽坤维,风景瑰丽。匡庐大山,飞峙于斯。襟扬子江而带鄱阳湖,顶华夏天而立赣浔地。山河壮美,人民勤劳。仰观山顶之天,常有祥云吉雾,俯察山根之地,都是沃土良田。物产丰茂,始感苍天之德,天人和谐,更托国家之福。文脉长久,留古人诗词当代歌赋,无非大好河山之咏,宗教昌荣,筑东土寺庙西域教堂,全仗过往圣贤所传。东西南北中,共仰人文之圣山,佛道伊天基,齐驻天地之灵境。五教共泽于万众,自古有盼,五教同尊于一山,天下无双;佛光普照,道法自然,真主仁慈,天主救世,基督博爱。一山五教,庐山得独厚而不独享,一域三形,庐山呈万态而共万方。
欣逢盛世,天佑中华。天下万民,都受神灵所爱,世间万物,乃是造化所生。我五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今值新年元旦,齐聚庐山之巅,共邀山江湖作证,共同郑重祈愿——
祈愿世界和平而远离祸殃!
祈愿国家昌盛而屹立东方!
祈愿人民幸福而安居乐业!
祈愿社会和谐而有序有章!
祈愿风调雨顺而天下安康!